我國《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要發展裝配式建筑和鋼結構住宅,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明確推廣裝配式鋼結構住宅,提升鋼結構住宅在未來住宅中的比例。裝配式鋼結構住宅具有環保節能、綠色循環利用、抗風抗震性能優良、輕質高強度、建造速度快等優點,符合國家發展綠色經濟和循環經濟的需要。經濟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等國,裝配式鋼結構住宅經過多年的發展,得到了廣泛推廣。
一、裝配式鋼結構住宅發展情況
盡管近年來我國社會各界都在不斷努力推進裝配式鋼結構住宅發展,但由于我國裝配式鋼結構住宅起步較晚,裝配式鋼結構住宅發展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為加速我國裝配式鋼結構住宅發展速度,借鑒發達國家裝配式鋼結構住宅發展情況,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1.國外裝配式鋼結構住宅發展情況
美國鋼結構住宅產業鏈完整,市場相對完善,美國鋼結構住宅主要包括輕鋼結構、鋼框架結構、鋼框架和支撐結構及鋼框混合結構等,裝配工序科學合理,建造效率高,鋼結構配件通用性和互換性強,設計施工注重“以人為本”,鋼結構住宅舒適度較高,同時注重低碳節能綠色環保。美國政府早在上世紀40年代后期,就開始引導建造裝配式住宅,并在上世紀60年代,鼓勵裝配式住宅使用如鋼、鋁、木等輕質高強材料,并向集成化、標準化和規模化發展。2000年,美國政府明確裝配式鋼結構住宅綠色可持續發展標準,引導裝配式鋼結構住宅向綠色方向轉型升級,并在貸款和稅收方面提供優惠。
日本鋼結構住宅經過不斷發展完善,形成了較為規范的建筑體系。日本鋼結構住宅大規模建設開始于二戰后的20世紀50年代,之后得到迅速發展。1981年日本頒發了《新耐震設計法》,在2001年和2007年分別修訂了《建設基準法》,不斷提高建筑抗震標準。90年代阪神大地震后,日本政府提出“零死亡”計劃,抗震較好的輕質材料和鋼結構材料得到了廣泛應用。為提升鋼結構住宅建筑質量和施工效率,日本政府和行業組織聯合推動制訂鋼結構住宅標準,制訂了一系列鋼結構住宅配件標準化、通用化和系列化的規范要求和檢驗、認證體系。日本鋼結構住宅主要由大型企業建造,這些大型企業在實踐中不斷形成建筑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等方面的自主知識產權,為推進建筑住宅的轉型升級提供智力支持。
2.我國裝配式鋼結構住宅發展現狀
我國鋼結構住宅發展歷史并不短,但推廣和發展較為緩慢。我國最早的鋼結構住宅是1994年上海北蔡的八層鋼結構住宅,2011年,住建部組織申報綠色建筑和低能耗建筑“雙百”示范科學技術計劃,2013年,出臺《“十二五”綠色建筑和綠色生態城區發展規劃》,規劃明確“加快形成預制裝配式混凝土、鋼結構等工業化建筑體系”,以適應綠色經濟發展要求。2019年,住建部提出推廣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同意在河南省、湖南省、山東省、浙江省、江西省等省份開展鋼結構住宅試點工作,同時認定30個城市和195家企業為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產業基地,作為試點市(區)的示范工程。
二、裝配式鋼結構住宅優劣勢分析
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裝配式鋼結構住宅內部優勢和劣勢,面臨的外部發展機遇與挑戰,通過分析,為我國裝配式鋼結構住宅發展提供有效策略。
1.內部優勢
一是裝配式鋼結構住宅具有減污節能協同增效的優勢。減少污染方面,裝配式鋼結構和配品配件可以在工廠預制后,到工地現場安裝,能大幅減少建筑垃圾、減少施工作業產生的噪音和現場揚塵等環境污染;節能方面,鋼結構建筑能耗比混凝土建筑能耗更低,同時鋼結構易于加固、改建、拆遷,可以回收再利用,通過循環利用節約大量資源,也能轉化成鋼材戰略儲備;協同增效方面,鋼結構件工業化生產程度高、智能制造使鋼結構標準化、程控化、自動化成為可能,從而加快施工進度,縮短建造工期,提高生產效率。
二是鋼框架結構具有優越的建筑性能。鋼結構住宅具有較強延展性、抗風性和抗震性,抵抗臺風能力較高,同時適應底層、多層和高層建筑抗震體系,如美國、日本的鋼框架結構在美國1994年北嶺地震、日本1995年兵庫縣南部地震中,經受了大震考驗,因為鋼框架和鋼構件的抗震性能的設計和安裝可控,可以根據地震級數對鋼構件按照標準規范進行設計,并進行專業實驗,確保達到抗震等級要求,從而減輕地震危害。
三是提高空間利用率。鋼結構住宅可做成大開間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相比,可以提高6%~8%的使用面積,在同樣面積情況下,鋼結構占地面積相對較小,我國人多地少,土地資源較為緊缺,在大城市,特別是人口密集城市,鋼結構住宅能減少占地面積,少占的土地面積可以用于綠化或建小區公共休閑娛樂場所,從而改善居住環境,建設“美麗家園”。
首先是技術方面的制約。我國裝配式鋼結構住宅起步較晚,技術上不成熟,鋼結構導熱系數大,建筑熱橋等問題較為突出。鋼結構高溫下受熱變軟,不耐火,裝配式鋼結構外墻板的高度裝配化及優異的保溫和耐火性能都需要進一步突破,同時,裝配式鋼結構住宅建筑防水、節能、耐腐蝕、防滲透、隔音、墻板開裂等問題都需要進一步研究。
其次是目前造價成本偏高。目前裝配式鋼結構住宅造價略高于混凝土結構造價,每平方米造價成本大約高200-500元,鋼結構住宅價格合適的外墻板保溫、耐火、隔熱等關鍵指標很難達到國標要求,能達到國家標準的外墻板造價過高,阻礙了鋼結構住宅的進一步推廣使用。
3.外部機遇
一是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政策層面上,國家大力支持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的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發展智能建造,推廣裝配式建筑和鋼結構住宅”,部署試點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梳理鋼結構建筑技術體系并加大推廣應用宣傳,組織開展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評選,建立健全裝配式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監管新模式,助力鋼結構建筑的推廣應用。在國家政策引領下,鋼結構住宅將迎來較好的發展機遇。
二是鋼結構住宅應用前景廣闊。發達國家鋼結構建筑占總建筑量的比例在40%以上,我國鋼結構建筑占比只有5%-7%,鋼結構住宅占比僅1%左右,鋼結構建筑還有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鋼結構住宅廣闊的應用前景吸引了鋼鐵企業、鋼結構企業、房地產公司等上下游企業對鋼結構建筑市場的關注。2011年,寶鋼集團牽頭建立裝配式民用鋼結構建筑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涵蓋技術、研發、施工、裝配式預制件生產、房地產開發全產業鏈,通過構建鋼結構住宅全產業鏈,突破裝配式鋼結構民用建筑產業共性和關鍵性技術瓶頸,加快鋼材和鋼結構產品在建筑領域的開拓和拓展應用。
三是我國具有大力發展鋼結構住宅的產業基礎。我國是鋼產量第一大國,2021年粗鋼產量為10.33億噸,占世界鋼產量50%以上。鋼鐵行業的快速發展、鋼鐵企業產業化技術和鋼鐵企業訓練有素的工人隊伍,為鋼結構行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22年初,工信部、發改委、生態環境部三部委聯合印發《關于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將“推動綠色低碳建筑,開展鋼結構住宅和農房建設試點,優化鋼結構建筑標準體系,建立健全鋼鐵綠色設計產品評價體系,引導下游產業用鋼升級”做為重要工作任務之一,推進鋼結構在住宅中的應用。
四是我國鋼結構市場規模和技術水平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中國鋼結構協會統計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鋼結構產量從5100萬噸增至8900萬噸,預測2021年全國鋼結構加工量在9700萬噸左右,同比增長約為8.9%,約占粗鋼產量比例為9.4%。據中國鋼結構協會預計,到2025年底,全國鋼結構用量目標達到1.4億噸左右,占全國粗鋼產量比例15%以上;到2035年,我國鋼結構產量達到每年2億噸以上,占粗鋼產量比例25%以上。鋼結構公司遍布全國各省份和直轄市,產業規模位居世界前列;在武漢疫情期間,采用裝配式鋼結構箱式房施工的“火神山、雷神山”兩所定點醫院,在短短的十余天內就順利完工,說明了我國鋼結構技術水平已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4.外部威脅
一是市場對鋼結構住宅的接受度和居民對鋼結構住宅的認知度有待提高。一方面,我國鋼結構住宅還處于試點示范階段,距離大規模市場應用推廣還有段距離,市場對鋼結構的接受程度還有待時間的檢驗;另一方面,居民對鋼結構住宅接受程度較低,我國住宅結構目前以鋼筋混凝土為主,住戶對鋼結構住宅認識不足。對河南農村居民調研結果顯示,農宅住戶對裝配式鋼結構住宅的質量安全存在認知障礙,農民居民對鋼結構住宅接受度不高。
二是“z時代”年輕人對住宅要求高。“z時代”年輕人是指95年之后出生的新一代人群,這個群體是購買住房的主要人群,和老一輩對住房要求不同,年輕一代對住房性能、質量、環保、居住環境、區位優勢和小區鄰居都有更高要求,而70后和80后有住房的人群,對住宅需求是置換更舒適、環保、美觀的住宅。因此,鋼結構住宅要能滿足美觀、耐用、居住舒適、安全、綠色健康等品質要求,才能得到市場的青睞。
三是上下游全產業鏈協調不足。鋼鐵企業、房地產企業、鋼結構企業、原材料企業相互之間協調合作不足,短期內難以在設計、研發、制造加工、裝配施工等方面形成高度契合的關系。盡管在政府大力倡導建設鋼結構住宅的推動下,涌現出了一大批設計并建造裝配式鋼結構住宅的鋼結構建筑公司,如遠大集團、中建集團等,但整體而言,這些公司規模仍較小,市場目前還沒有形成具備整合上下游產業鏈的鋼結構龍頭企業,大規模的市場體系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三、裝配式鋼結構住宅發展趨勢
1.裝配式鋼結構住宅推廣應用將成為未來趨勢
在“碳達峰、碳中和”雙碳背景下,高耗能、高污染的傳統混凝土住宅將被綠色環保節能的鋼結構住宅替代,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將使被譽“綠色建筑”的裝配式鋼結構住宅得到快速發展,裝配式鋼結構住宅重要性將日益凸顯、市場占有率也將穩步提升,裝配式鋼結構住宅的工業化生產、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鋼結構住宅循環經濟研究將成為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
2.特種鋼材研究和技術攻關將成為趨勢
耐火和耐腐蝕的特種鋼材在鋼結構住宅的應用,能極大提升住宅防火防腐蝕能力以及極端環境下抗高溫的能力,但目前,特種鋼材價格較高,得不到推廣應用。因此,加強對鋼結構保溫隔熱、耐火阻燃、防水腐蝕和抗風抗震的研究和技術攻關,攻克施工和墻板配套技術,研發價格相對合理、質量過硬的特種鋼材,開發集設計、生產、安裝、裝修一體化,舒適、環保、保溫隔熱和外立面美觀的鋼結構住宅,滿足居民對改善性住房的要求是未來主要發展方向。
3.智能化、數字化、平臺化賦能裝配式鋼結構住宅智能建造
智能化、數字化、網絡化、平臺化等新一代技術在裝配式鋼結構住宅全生命周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如深圳市開展建筑人工智能審圖,極大提升了審查質量。工業機器人、智能裝配等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技術在建筑中的應用,能減少大量建筑施工人員,提升企業現代化水平,如BIM技術在裝配式鋼結構住宅中的全生命周期應用,極大提升了建筑管理信息化水平。以鋼結構為主體的智能化、數字化、平臺化等技術,將為建筑行業提供新的發展動能。
4.重構鋼鐵,鋼結構、房地產業行業全產業鏈體系
裝配式鋼結構住宅上下游企業協調互動,構建統一市場、消除內部壁壘,實現鋼結構住宅產品定制化,生產工業化,形成建筑產業鏈全新模式,實現整體效益最大化。目前,我國鋼結構企業產業集中度還不高,在政府引導下,實力雄厚的鋼結構企業將會進入裝配式住宅市場,整合上下游產業鏈,形成具有技術研發優勢、規模生產優勢、自主創新優勢、資金優勢和品牌優勢的龍頭企業,推動鋼結構住宅的技術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綜上所述,裝配式鋼結構住宅以其環保節能、綠色循環利用、抗風抗震性能優良、輕質高強度、建造速度快等優點,未來將得到廣泛推廣和應用。在推廣和應用過程中,裝配式鋼結構住宅將持續創新發展,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人工智能、數字化技術等將被不斷地應用到工程建設中。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和企業高度重視鋼結構住宅的發展和推廣應用,因此要不斷完善相關設計、生產規范和標準要求,加強對鋼結構住宅優勢的宣傳和人才的培養,引導住宅模式的變革。上下游企業更要協調合作,重構全產業鏈體系,推動鋼結構住宅發展,滿足社會綠色低碳經濟發展的需要。
聲明:本文轉載自北京國子郡,僅用于行業信息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2022-07-26
2022-08-01
2022-04-19
2022-04-19
2022-09-02
2022-04-19
銷售熱線:199-5332-6205(微信同號)
郵箱:zhimaide@163.com
網址:http://www.mcbky.com/
地址:山東省濰坊市濰城經濟開發區殷大路3888號
掃一掃關注微信
COPYRIGHT ? 智邁德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備案號:魯ICP備13024179號-3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數據來自網絡,如權利人發現存在侵權,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第一時間處理。